在课程建设中回答好“时代之问”******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。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。作为经济学教育科研一线的一名共产党员,我深感肩上的时代使命与责任。上海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。我所在的经济学院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领航学院,作为领航学院负责人,我组织实施了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思政全覆盖建设。
针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,我们探索形成以课程思政案例为基础的可量化评估、可复制的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模式。我负责的《博弈与社会》课程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党的二十大召开后,我们组织教师开发建设融二十大精神于课堂教学的课程思政案例。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,不仅让学生以“盐溶于水”的方式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也推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。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中,广大教师也接受了一次价值观的强化,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价值引领、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协同并进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,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论断和判断,强调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推动力”。高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重任,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近十几年来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引领了全国经济学科最新一轮改革浪潮,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,我院的改革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。同时,针对当前数字经济人才稀缺的现状,我们积极规划建设数字经济系列教材,全校协调筹划成立数字经济系,以培养国家急需的数字经济人才,并创新培养模式,融实践于学生培养过程,在解决重大问题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,以达到知晓中国、报效祖国的目的。
中国当前正面临重大挑战和历史机遇,必须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为了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,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,学校以我院教师团队为核心,组建成立了“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”,会聚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理论创新,探索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,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,推进知识创新、理论创新、方法创新,思考并回答好中国之问、世界之问、人民之问、时代之问。
(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、任鹏采访整理)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12日 05版)
“务工大军”返粤开工******
中新社广州1月30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春节过后,中国第一经济大省——广东迎来异地务工人员返岗高峰。
“稳就业促发展——桂籍务工人员入粤返岗免费专列”载着544名广西籍务工人员,于1月30日16时34分抵达广州南站。广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到高铁站站台迎接。
“我在广东工作15年来,给家里带来了不少变化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新房子修了两层,也买了小车。”返回广州上班的韦先生,来自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三都镇。他表示,今年将努力提升技能,争取升职加薪。
连日来,广州南站人潮汹涌。多趟高铁专列将大量的外省务工人员陆续接回广东。“现在厂里订单多了,我就想赶紧回来开工挣钱,给儿子多挣点奶粉钱。”来自广西桂林的段先生,已于1月29日乘坐专列抵达广州,回到广州市白云区一家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工作。
据介绍,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计划春节后直接组织返岗专列14趟,专车380班次,包机3趟,“点对点”组织外省务工人员入粤返岗2.5万人。目前,已通过专列共帮助1800余名务工人员及时入粤返岗就业,示范带动各地和企业加大组织对接力度,帮助务工人员便捷返岗、快速就业。
广东是中国第一用工大省。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监测,广东的外省务工人员约2300万,约占全国的1/3。今年春节前,外省务工人员返乡率约75%。随着春节假期结束,广东各地企业相继开工,用工需求迅速回暖。
广东多措并举,全力保障企业节后用工需求。去年以来,广东拿出830亿元人民币,引导企业将员工稳在广东、稳在企业、稳在岗位。
同时,广东着力下好企业用工保障“先手棋”,强化“逆向招工”。春节前,该省就组团到劳务协作省份现场招聘、预订员工,截至目前已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对接活动800多场。此外,广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,对春节期间保供等重点企业给予留工补贴、交通补助。
目前,广东整体的员工返岗率达到一半以上,基本回到新冠疫情前同期水平。
广东近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,一大批重大项目、重大工程在全省各地先后动工,预计近期会有力地拉升用工需求。
“广东的制造业用工需求会进一步上升,尤其是对熟练技能人才的需求会增多。”广东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夏义兵称,据监测,春节后该省人力资源市场岗位供求缺口约50万人。
据介绍,广东将依托东西部协作、对口支援等劳务协作机制,“点对点”定向开展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,加强劳务协作、保障企业用工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